老舍名作改编曲剧《我这一辈子》鼓楼西剧场首演

时间:2022-10-24 | 编辑: itedou.. | 来源:新京报

摘要:10月22日,作为第六届老舍戏剧节参演剧目之一,由培源平台和北京市曲剧团联合孵化,培源·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二期孵化作品,首部小剧场北京曲剧《我这一辈子》在鼓楼西剧场首演。


10月22日,作为第六届老舍戏剧节参演剧目之一,由培源平台和北京市曲剧团联合孵化,培源·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二期孵化作品,首部小剧场北京曲剧《我这一辈子》在鼓楼西剧场首演。

大幕开启,舞台上“纸人”的形象,首先映入观众眼帘。此次创作,编剧胡铭帅借用戏曲舞台的假定性,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剖白于众。他认为,“芸芸众生幻化为‘纸人’,穿梭周旋于‘我’的身侧,时而扮演剧中人,时而是评述者,无场次的设置,流动的调度和荒诞的寓言式场面,突显由‘我’而张扬起的意识流。用心灵节奏的变化,完成情节和人物的塑造。特殊的戏剧结构与场面营造,让小剧场的物理之‘小’,恣意出穿越时空的生命之‘大’。”

原创北京曲剧《我这一辈子》根据著名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,以“我”在旧时代坎坷辛酸的人生历程,讲述生而为人的挣扎,真切地表现出陈腐动荡的旧社会背景下,底层小人物无力把握改变自己命运的悲哀。

“这出戏在老舍先生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创作和改编,保留了该有的文学底蕴和文学性,既尊重老舍先生的原著,又增加了当代艺术的意蕴,在思想层面完美呈现出了老舍先生作品的普世性,将底层人民群众的命运挣扎刻画得很到位,使其成为一部带有浓厚‘京味儿’特色的北京曲剧版本”。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崔迪在介绍北京曲剧《我这一辈子》的创排风格特色时表示,在表现形式上融入了“纸人”和“骑马”等新的创作元素,将时空的变化和人物间的关系串联在一起,在笑声和眼泪中尽数展现了对这个世界的深情与热爱,留下了新的思考和想象。

导演白爱莲对小剧场创作情有独钟,《浮生六记》《十二楼》《思·凡》《染》《一蓑烟雨》等均获得好评,她的创作一直伴随着新世纪以来小剧场戏曲发展的历程。首次执导北京曲剧,让白爱莲非常兴奋,“北京曲剧有它的艺术独特性,虽然表演上没有传统戏的程式,但更加生活化,京味儿浓郁。”老舍的《我这一辈子》曾改编为电影、电视剧、话剧等不同版本,都颇具影响。这次北京曲剧的创排,白爱莲希望在戏曲舞台上展现出更多新意,“除了形式感的东西,还想有更文学的表达。《我这一辈子》里面所有角色以‘我’的叙述为主,‘我’的这些焦虑和困惑,也是当代观众最能共情共鸣的地方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戏曲学院2018级北京曲剧班的毕业生,整建制地参与了北京曲剧《我这一辈子》的排练演出。演员们青春洋溢,充满朝气,通过仔细研读剧本,深入理解原著及剧本主旨立意,力争突破以往的表演风格和舞台形式,共同创造出超越时代性的作品,为北京曲剧在小剧场空间开拓一条新路。

据悉,10月23日,该剧还将继续在鼓楼西剧场上演。



免责声明: 文章如果来源是转载,内容的真实性未经核实,与爱特豆无关。如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有误,请联系本站做编辑和删除处理,文章仅作参考。

关注爱特豆:
扫描下载APP
发布活动、参加活动,
影视类活动抢票神器!
关注订阅号
随时查看影视最新资讯
权威,及时,有情怀!
相关文章:
评论一下

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: 010-57205690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kefu@itedou.com
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注册入口 | APP下载 | 寻求报道

Copyright © 2015-2019 爱特豆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北京爱特豆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 京ICP备15044288号-2